十八书屋 - 都市小说 - 啊,张嘴!天道又追着福宝喂饭了在线阅读 - 第572章

第572章

    陈松包括陈家其他几个孩子,学习能力都不错,就连好动不爱学习并被念叨的老三和老五,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。

    对他们来说,很多不懂的知识,只要学多一两遍,琢磨琢磨就懂了。

    实在不行,问问哥哥他们,他们会给他们解答的很明白的。

    可刘月还是不放心,赶紧让陈忠去买肉,然后家里又杀了鸡和鸭。

    另外还让老二老三去鱼塘里钓了两条鲫鱼回来煲汤,充盈充盈脑瓜子,让它变得更灵活。

    所以当天晚上,都是肉菜。

    “哇……”盼盼激动道:“好多肉呀!”

    刘月把鸡心鸭心都留给老大吃,这是对孩子高考前的偏爱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鸡腿鸭腿,还专门先问了老大。

    鸡是白切鸡,鸭则是加了自家之前晒的冬菇用酱料焖煮。

    那香味,飘了好远。

    还有人路过,询问他们家又做什么好吃的了?

    刘月笑呵呵的说道:“孩子马上要高考了,让他吃好点,看看能不能给家里出个大学生?”

    对方听了,笑着祝福了句,“那肯定能考上啊,你们家小松读书这么厉害。”

    村子也有和陈松差不多年纪的,要么是太迟读书,现在还没读到高中,要么就是没考上,毕竟初中高中也不是想上就能上的。

    当然,还有一种,就是能上,但是家里人却不让上。

    所以,这年头能上到高中也是一件极其难得的事情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说陈忠家开明,会让孩子读那么多书,毕竟不管上小学初中高中,都要钱,是笔不小的开支。

    即便是陈忠家在最困难的时候,也不过是让小的孩子迟点读书,并没有说读个小学就不读了。

    而甚至有人家,也就读个二三年级,识得几个字就行了。

    所以,陈忠家老大,现在能参加高考,是让人没有想到的。

    “哥哥,快吃,快吃!”坐在大哥身旁的盼盼,连忙催促着哥哥。

    特别是盼盼喜欢吃的鸭头,这回也给哥哥让出来,“这个鸭头,吃了补脑的哦。”

    陈松连连点头,却把盼盼夹过来的鸭头,递回给妹妹,“这个你吃吧!”

    “我不吃,哥哥吃,哥哥吃了补脑袋。”

    陈松失笑,又把鸭头放回盼盼碗里,“你补,鸭头那么小,不适合补我的大脑袋,你那么小,可以补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哥哥要考大学,盼盼不用,盼盼笨点也没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哎呀,你们都不想吃,我吃吧?”正当盼盼和大哥哥互相推让的时候,旁边的阳阳笑呵呵的说道。

    大哥见他筷子伸过来,眼神立马扫了过去。

    不单止是大哥,连二哥三哥四哥都齐齐看过来。

    阳阳那筷子还没碰到妹妹碗里的鸭头,就小心翼翼的缩了回去,“算了,我还是比较喜欢吃鸡头,我吃鸡头那!”

    看阳阳哥哥那心虚害怕的模样,盼盼“哈哈哈”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最终,这个鸭头还是被盼盼吃了。

    她喜欢吃鸭头和鱼头,所以哥哥们都爱让着她,当然,阳阳也喜欢吃,上次阳阳已经吃过了,所以这次是大人直接指定给盼盼吃的。

    第479章 哥哥,你不紧张吗?

    连续两周,陈家都安排上了大餐,吃的是各种幸福。

    连村里的叔公家,也都送上了胸脯肉孝敬。

    第二次吃肉,刘月更是买了猪脑花,做了好吃的给孩子,说是以形补形,补补脑。

    而这距离盼盼大哥哥高考,也只剩下五天的时间了。

    爸爸妈妈更紧张了,这两天嘴里念叨,要怎么让孩子能高考发挥正常甚至是超常。

    比起爹妈的紧张,陈松却很放松的状态。

    “哥哥,你不紧张吗?”晚上哥哥在看书的时候,坐一旁的盼盼,疑惑的看着哥哥。

    陈松抬头笑道:“不紧张,有什么好紧张的?就当……正常考试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学校其实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考试了,虽然可能和高考不能完全一样,但是这几次考试,陈松都很轻松,也获得了全年级以及全县第一名。

    统考更是获得了全市第一。

    所以对陈松来说,有一定压力,但是还没到要紧张不已的地步。

    “可是爸爸妈妈很害怕。”盼盼说道。

    陈松看向妹妹,“那你呢,你害怕吗?”

    盼盼没想到哥哥反问自己。

    她愣了一下,随后摇头道:“不害怕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因为……”盼盼仔细想了一下,然后才笑着说道:“因为盼盼知道哥哥是最厉害的,一定能考上哥哥想要去的大学的。”

    陈松听完,笑了,“嗯,有盼盼的金口说出来的话,哥哥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。”

    “嗯嗯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陈松的高考,不单止是他一个人的高考,更是全村的高考。

    毕竟,陈松是村子第一次参加高考的人。

    他承载着了村子上百年的心愿,如果他能考上大学,那他将会是这个村子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。

    这样的荣耀,在别的村子里,别人已经体验过了。

    每当听到别的村子说他们出了个大学生,自豪的样子,就让他们村子的人羡慕不已。

    甚至有人会拿这事嘲讽他们。